關於舞獅表演

財神爺醒獅團願景,發揚台灣舞獅表演藝術。創新的表演,現代與傳統結合。

舞獅鼓陣

舞獅,又稱獅子舞,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之一,象徵著吉祥、驅邪與喜慶。最廣為流傳的起源故事,來自唐朝。相傳唐玄宗(唐明皇)曾夢遊廣寒宮,夢中在宮殿階梯上看見一隻五彩繽紛、頭頂獨角、表情威武卻溫馴的巨獅。醒後,他認為這是吉兆,遂命宮人根據夢境模擬瑞獸造型,結合鑼鼓與舞蹈,成為娛樂賓客的表演節目。

這段宮廷表演流傳至民間後,逐漸發展為現今廣為人知的舞獅文化,尤其在春節、新店開幕、剪綵儀式與節慶活動中,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表演。

舞獅不僅展現舞者的技藝與默契,更蘊含深厚的文化意涵。常見的表演會搭配戰鼓開場,氣勢磅礴,再由一對靈活的舞獅穿梭翻騰,表現出獅子的靈動與力量。搭配鳳梨(象徵「旺來」)、白蘿蔔(諧音「好彩頭」)等吉祥物品,傳遞祝福與好運。最後以揭示吉祥話作結,寓意來年大吉大利、事事順心。

不論是傳統節慶還是現代商業活動,舞獅都是凝聚人氣與傳遞祝福的最佳象徵。